?
日期:2024-08-06
我們來介紹一下大功率LED的封裝結構:因為我們對LED光源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對LED出光率、光色的要求不同之外,對光強等各方面也有著不同的要求,芯片廠商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提高封裝工藝,也對封裝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計出更能滿足客戶需求的封裝結構,從而提高LED的外光利用率。不同的應用領域對LED光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對LED光效、顯色性要求不同外,對發光角度、光強分布等要求也各有不同。這不僅要求上游芯片廠開發新型半導體材料、改進芯片制程,設計出符合要求的芯片,也要求下游封裝廠提出更高的要求,設計出滿足一定光強分布的封裝結構,提高LED對外光的利用率。
大功率紅外led一、組成部分
現有的散熱技術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散熱鋁型材、導熱硅膜或導熱硅脂、導熱陶瓷膜、絕緣硅膜LED燈頭、電極、LED底座、LED PN結。導熱硅膠的散熱過程是:熱源從LED的PN結出發,經LED底座→錫膏焊接層→鍍銅層→絕緣層→導熱鋁板→導熱硅膠片或者導熱硅脂→再將熱量傳導至導熱鋁板散發,從而完成整個散熱過程。一般來說,LED燈座的導熱系數在80W/mk左右;銅層導熱系數為400W/mk;鋁板導熱系數在1W/mk左右;LED燈用導熱硅脂的導熱系數一般在1.2~8.0w/mk,越靠近LED的PN結,熱流密度就越大,這樣一來,導熱硅膠片/導熱硅脂與鋁板的橫向導熱溫度是一樣的,絕緣層的熱流密度要高于導熱硅脂的熱流密度,由此可見,最難傳熱的就是鋁板的絕緣層。
大功率紅外led二、光譜
與激光相比,LED 具有更寬的帶寬,更適合激發各種熒光探針;與弧光燈發出的過多熱量和連續光譜相比,LED 更涼爽、更小,并且提供了更方便的機制來循環打開和關閉光源,以及快速選擇特定波長。多家制造商推出了專為熒光顯微鏡設計的商用 LED 照明裝置,盡管與汞和金屬鹵化物弧光燈的明亮光譜線相比,它們的發射強度較弱,但 LED 發展的當前趨勢表明,預計未來幾年所有波長區域的亮度都將顯著增加。此外,LED 技術的最新進展旨在生產具有減少內部反射光損失的幾何形狀的芯片晶體,這應該有助于生成可納入熒光顯微鏡幾乎所有應用的設備。圖 1 顯示了幾種市售二極管的 LED 發射光譜曲線。使用位于熒光光學塊中的寬帶鏡在顯微鏡物鏡焦平面上記錄光譜。表 1 列出了使用鏡子和常見的熒光濾光片組的這些 LED 的功率水平。
大功率紅外led三、弧光燈
與具有高內在輻射度或亮度的弧光燈相比,LED 技術是從 20 世紀 60 年代末只能提供千分之一流明紅光的簡陋設備慢慢發展而來的。然而,在過去的四十年中,LED 的發展速度可與微處理器相媲美。與 Gordon E. Moore 預測計算機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每兩年翻一番類似,安捷倫科技公司的科學家 Roland Haitz 預測 LED 的亮度每 10 年將增加 20 倍。事實上,現在所謂的Haitz 定律已被證明是可靠的,因為 LED 的亮度每兩年翻一番,并且預計性能將繼續大幅提升。隨著 LED 的亮度和可用顏色范圍的增加,LED 已被用于各種新應用,包括作為家用和工業照明中白熾燈的節能耐用替代品。此外,高性能 LED 現已用于各種其他工業、醫療和軍事應用。其中許多示例包括導航、機器人、機器視覺、內窺鏡檢查和診斷儀器。未來,在市場力量遠大于光學顯微鏡的經濟領域,對基于 LED 設備的高亮度光源的需求應該會不斷增加。這種需求無疑將推動開發在所有光譜區域發光的強大 LED,從而使光學顯微鏡的所有照明模式受益。
大功率紅外led四、高效單色光源
許多最初嘗試使用 LED 作為顯微鏡光源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部分原因是早期設備的輻射輸出較低。一般來說,之前獲得專利的顯微鏡照明設計是基于大量 LED 組合在一起以產生均勻的照明模式。這種方法產生了相對較高的輻射通量水平,但未能解決如此大的分布式光源導致的輻射亮度低的問題(與弧光放電燈的點源特性相反)。目前可用的高性能 LED 足夠亮,可以單獨用作具有低空間相干性的高效單色光源,用于熒光落射照明中的觀察或與透射顯微鏡中的多色光一起使用。雖然它們的平均光譜輻照度仍然低于強大的 HBO(汞)100 瓦弧光放電燈的光譜峰值,但在光譜的許多可見部分,它接近 XBO(氙氣)75 瓦弧光燈連續體的光譜峰值。
大功率紅外led五、測距系統原理
剛接觸紅外管的時候,大家不容易區分發射和接收,這里介紹一種簡單的識別方法。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通常統稱為紅外對管,紅外對管的外形與普通的圓形發光二極管類似,只是內部結構不同。紅外線組成管子,假設(a)為紅外發射管,管芯內凹,其形狀類似電容器,同理,(b)為紅外接收管,管芯內部有紅外感光電極,紅外管兩腳長度為1,長腳為正極,與普通發光管相同。紅外測距設備由于結構簡單、體積小、成本低等優點,在光機電一體化產品的批量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系統主要由紅外對管組成。本文將重點介紹基于紅外對管的紅外測距系統的原理。其原理是紅外發射電路的紅外發射二極管發射紅外光,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紅外接收電路的光敏接收管接收前方物體的反射光,從而判斷前方是否有障礙物。通過反射光的強弱,即可判斷目標的距離。由于接收管接收到的光強隨距離的變化而變化,近處反射光強,遠處反射光弱。
以上就是關于大功率紅外led簡介及參數的分享,相信大家在看了以上的總結之后,也已經對這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大功率紅外led以及紅外接收管的知識資訊,可以前往官網的客服進行咨詢。
關注微信